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新诗自五四以后的第二个大高潮,莽汉主义、非非主义、他们诗派等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诗派相继崛起。在这些诗派中,产生了许多有决定性影响的诗歌。
11月21日下午,创意写作学院诗人、通信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苏仁聪来到瞻岩书院114活动室,与来自通信工程(专升本)21-1班的异科导师同学们共读了那些被称为经典的现代诗歌,以此培养学生的感悟力,通过诗歌让同学们了解80、90年代可谓“疯狂”的艺术年代。
经过那么多期新诗客栈的训练,同学们已基本具备欣赏现代汉语诗歌的能力,像刘潇、史晓旭、李盼盼等同学都对现代诗充满兴趣。因此今天的新诗客栈活动对他们是极具吸引力的。
活动开始,同学们满怀期待,苏仁聪说:陈丹青曾经说,80年代是兴奋和骚动的十年。1984年的秋天,《星星》诗刊在成都举办“星星诗歌节”,邀请了北岛、顾城、叶文福等著名诗人。诗歌节还没开始,两千张票一抢而光。开幕那天,有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没票的照样破窗而入,秩序大乱。那时候的著名诗人,相当于时代巨星,走到哪儿都是万人拥簇。北岛、顾城一上台,听众冲上舞台,要求签名,钢笔戳在诗人身上,生疼。而那时候也诞生了无数经典诗歌,我们就从这些诗歌中一起来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吧!”
随后,吕仁杰、赵子淇一起朗读了李亚伟的《中文系》,他们慷慨激昂,同学们也听得热血沸腾。刘潇和史晓旭分别给大家读了于坚的《尚义街六号》和韩东的《有关大雁塔》,而李盼盼给大家读了杨黎的《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
同学们争相谈论了自己对这些诗歌的鉴赏。
赵子淇说:“这些诗歌和以前我们读到的诗歌最大的区别是更生活化,这些作品都把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写出来了。而且用我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苏仁聪总结说:“当人们回忆,总能深切怀念那个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疯狂,那个时代对艺术的追求是纯粹的,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也是纯粹的。我们能得到最大的启示是对待艺术也好,对待生活也好,我们能做一个纯粹的人,要爱,就深爱,就不掺杂功利地去爱!”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苏仁聪
摄影:苏仁聪、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