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秉承“课堂有识,课外有趣,成长有爱”这一理念,带领同学们在课堂上拓展知识,在课堂外运用有趣的方式提升自己。经过长达一个半月的反复打磨,2022级青年讲坛第一期终于正式开讲。2022年11月18日晚,海右书院106房间,在创意写作学院的李孟院长的带领下,创意写作学院的老师苏仁聪、董玉文、赵书林、吴海峰、吴永强、宋笑、孙秀芳、白琨等一同入座,同学们也早早到来自觉入座,等待讲座开始,活动现场井然有序。
首先,班主任赵书林老师对到场的同学们进行鼓励,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关于这次青年讲坛的筹备以及这项活动对同学们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并点明大家依旧可以报名青年讲坛,同学们面露欣喜,跃跃欲试。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在主持人马萌萌同学朗诵唐代诗人李白和崔颢的诗句中,青年讲坛第一期正式拉开帷幕。本场讲座的主题:从文化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随后,赵枫同学开始慢慢讲述她的家乡。
“你们闭着眼就可以找得到家,但我们睁着眼也找不到……”赵枫同学一语落地,大家不由得发出疑问,家怎么可以找不到呢?随着PPT的切换,“青城”二字映入眼帘,难道是青城派?难道是道长在捉鬼?先保留疑问,随着讲座的深入,一声“哦”表达了同学们此时的恍然大悟,原来是呼和浩特。
讲座刚开始时,赵枫同学是有些紧张的,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她逐渐调整好状态。
本次讲座在开篇的三个设问将听众带入青城的画卷中,随后便是关于一系列草原知识的普及。关于蒙古包的特点和构造原因;蒙古袍的精致做工及其样式;草原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狼文化以及关于狼的传言;蒙古民族关于婚嫁的习俗,热情彪悍的蒙古舞,激情昂扬的摔跤,历史上有名的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李渊都来自呼和浩特,昭君出塞至今仍是一段佳话,公主府、将军衙署、古城墙、七大召、八小召依旧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丰富的宗教和古遗址建筑,走西口的大规模迁徙……大家在赵老师的歌喉中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当初人们走西口时的轰轰烈烈。大家了解到原来呼和浩特不仅盛产牛羊肉还盛产皇帝,原来呼和浩特不仅拥有草原的狂野与自由气息,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讲座氛围也在大家的积极互动中进入高潮。一声声“有机会一定要尝尝啊”,流露出的是大家对内蒙古美食的向往。奶香四溢的奶茶佐以嚼劲十足的奶豆腐条,汤香味浓的羊杂汤佐以外酥里嫩的焙子,夹在牛舌头里吃的烧麦,有着成吉思汗行军粮之称的“风干牛羊肉”……种种美食,无不在牵动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味蕾。
能做到流畅叙述和如此有画面感,原因在于,在大家眼里存在于书本里刻板的样子就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她的脑海里,她是竭尽全力描述。赵枫同学表示,从一开始准备材料时是仓促的,到全方位了解家乡后,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足以让她抛弃紧张,自如发挥。但第一次试讲时还是很慌乱的,在班主任赵书林老师耐心指导下,赵枫同学反复锤炼自己,不断去尝试、去努力突破自己。
“我挺激动的,也比较紧张,但更多的是对发扬家乡文化的开心。”她说。她十分感激创意写作学院可以给到她这个机会,可以宣传她的家乡呼和浩特,使更多人摆脱对书本上呼和浩特刻板的印象,全面了解呼和浩特,让呼和浩特活灵活现的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
讲座结束后,董玉文老师用真诚且幽默的话语,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说:一开始,我对赵枫同学还是比较担心的,担心她不能战胜自己,但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光稿子就写了七千多字。不待董老师说完,台下老师们、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赵枫同学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趁着年轻,有梦就大胆放肆地追,向往远方就勇敢的迈出舒适圈,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品味,做不一样的烟火,做十八岁最自信的自己。
附:青年讲坛稿
青城
青城,此青城非彼青城,这里的青城指的是呼和浩特,因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所以又名“青城”。
住在青城的孩子难以找到家,是因为呼和浩特牧区的人大多住在蒙古包中,因为蒙古包的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且适用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 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最具民族特色的还是呼和浩特的各式各样的蒙古袍,以及呼和浩特丰富多彩娱乐活动赛马、摔跤、蒙古舞。当然,在呼和浩特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蒙古的狼文化”,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呼和浩特,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辖首府,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呼和浩特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拥有蒙牛伊利两大知名品牌。
呼和浩特是关于众多历史事件的相关地点:昭君出塞;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教练骑射;鲜卑拓跋"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旅蒙驼队商贾互利之地等。呼和浩特是一个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古迹的塞外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又称召城,当时的呼和浩特拥有众多的召庙,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不负“半城半庙”之称。
呼和浩特曾经发生过一场重大的人口迁徙事件“走西口”。最初是指男人们春去秋归的事,后逐渐发展为举家迁徙,在这过程中发展起来除了旅商号,还有各行业的手工匠人,为呼和浩特带来了繁荣发展。
呼和浩特的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呼和浩特的奶茶有着主食的地位有奶、有盐、有米还有肉。奶茶还有一味佐料,就是蒙古特产奶豆腐了,奶豆腐以蓝旗奶豆腐最为正宗。奶豆腐的生产成本很高,一大锅牛奶只能做一块奶豆腐。当地人的吃法众多,有蒙古奶茶泡奶豆腐条、拔丝奶豆腐、焦糖奶豆腐等。内蒙古羊杂汤多采用独家秘制骨汤煮制,汤香味浓,口感劲道,如果可以沾着焙子吃,口感更佳哦!
山西人“走西口”还带来了配合醋味的美食——烧麦,传统面食加上就地取材以羊肉做馅,皮薄馅多,洁白晶莹,香气扑鼻,蘸上一碟山西老陈醋,一勺油泼辣子,一口吃下去,荤香四溢。一两烧麦一壶砖茶装点着人们的清晨。呼和浩特的美食不仅局限于由山西传入的,还有原本属于草原的蒙古族美食。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内蒙古牛肉干和马奶酒。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盛乐古城、元上都遗址、曼德拉山岩画、阴山岩画、七千多公里的古城墙……种种叙述,足以证明内蒙古历史文化之深厚。
呼和浩特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遗迹。样样彰显着呼和浩特的特别,又无往不吸引着来往的旅人。这就是呼和浩特,“给我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赵枫 马萌萌
摄影:赵书林 吴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