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授课有识有趣,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很多新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为调和知识深度与课堂参与的矛盾,11月24日,创意写作学院召开教师沙龙,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与技巧。
活动由董玉文老师主持,他结合普遍现象,引出教学中第一个问题:有深度的课堂和参与度高的课堂,哪个更重要?
针对董玉文提问,孔唯佳首先回答,“讲得太深,学生会回答不积极,但讲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虽然能带来有效链接,却往往是无效讨论,没什么知识营养。”
“对于一般课堂,如果不能保证又有趣又有识的话,只能放弃活泼性,要以知识性为主,当然我们也要深度思考如何让他们吸收知识。”苏仁聪接着说,“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地理解一个有深度的知识,那我们一定能够用简单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段玉芝说:“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还是得先重视知识性,但如果不好接受,就只能想办法让学生觉得有趣,引发学习积极性,再进行知识深入。”
吴永强说:“知识点是授课中最基本的东西,我们肯定要先关注知识的融入。”
王慧说:“对,我平时在教学中也关注他们对知识的吸收,会通过课堂参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白琨说:“讲知识是结果,参与度只是方式手段,但若把参与度比作门,门打不开也很难了解知识,两者并不矛盾,要彼此结合。”
赵书林结合以往活动经验说:“高明的演讲者或是老师,要学会深入浅出。比如一些导师活动,把一个高深的道理,用简单的活动带出,更能让学生接受。”
“大家讨论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都是首要保证知识深度,不能因为追求参与度而放弃对知识的深入,当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降低难度,可以通过提高参与度方式来完成。” 董玉文说,他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怎么样用具体的方式来提高参与度?
孔唯佳说:“要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多次引导,一步一步把他们往正确答案方向上带。董老师上次示范课就讲得很好,把知识点讲透,用生活熟知的例子切入。”
苏仁聪点头说:“董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我有时讲到有意思的小说,会设置开放性的话题讨论,当大家真正讨论的时候,自然就理解了人物,这样的讨论也可以放在试卷里。” 他以《高老头》里拉斯蒂涅的选择、《罪与罚》里的赎罪观等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段玉芝对苏仁聪的话表示赞同,她说:“我经常给学生纵向横向的思考,尽量与他们生活相结合,保证学会这个知识。”她表示会以拉斯蒂涅、于连和孙少平的不同命运选择,《飘》《情人》《漫长的告别》的爱情元素为例,让学生引发“如果是你该怎样”的讨论,从而达到知识深入的效果。
苏仁聪说:“段老师的方式,很容易引发互动,有时学生听到我讲自身的故事,课堂氛围也很好。”
董玉文说:“对,有次我给学生讲《卡拉玛佐夫兄弟》,我故意把故事说成是我的事,我说我有一个叔叔,他有三个儿子,这样就成功吸引了学生。”董玉文的话引发大家的笑声。
苏仁聪笑着说:“培养幽默感很重要。”
白琨说:“一些流行语、幽默段子的确能调动学生兴趣,不过要保证它与知识点的结合。”
吴永强说:“不能幽默的时候,也可以往爱情元素上靠,或者我们在教学中穿插非文学的元素,比如历史、哲学、地理,都可以调动学生情绪。”
王慧说:“在教学中,我一方面会让同学引发思考,另一方面,会鼓励暂时没被带入的学生去读诗,通过参与深化知识。”
赵书林说:“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互动,必须要让他们有切身的感受,特别是感受到自身尚未发现的东西,这样再给他们解释,更能达到效果。但一定要注意把学生从兴趣上拉回知识上来。”
面对冷场,孔唯佳给在场老师分享她的经验:“在回答问题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推荐人选回答,也可以通过课下交流增进感情,避免课上冷场。” 在场老师听了纷纷点头。
如何培养参与度高的课堂,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
董玉文最后总结,互动式研讨、文本分析、生活案例情景式教学等形式,可以作为增强参与度的有效形式。他指出,培育有识有趣课堂,既是老师的能力体现,也是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我们长期探讨和持续深化。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白琨
摄影:吴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