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创意写作学院在腾讯会议室召开《创意写作》公开课教研会,赵书林、孙秀芳两位老师分别带来“命运”“外貌”课程,吴海峰主持了会议,学院12名教师上会听课和互动交流。
赵书林在“小偷在公交车上偷钱包,要不要管?”“若上周你钱包被偷了,小偷就是今天这个呢?”“若上次他偷的是救命钱呢?”等一连串提问中揭开了命运课的面纱,“命运始终充满变数,人物的每个选择都会影响命运。”落实到教书育人,“爱默生曾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这,恰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他结合博士算命的笑话,不向命运低头的《老人与海》,中外命运的解读,生活贫困却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身边人等,提出要有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他还说,“文学作品的命运,来源于生活,落脚在人物的选择、愿望是否实现及危险时刻人物的生死上。”
宋阜森说,“赵老师的课信息量大,既有思想深度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孙金荣说,“不论是对命运的解读、典型案例、引用格言还是延伸到小说创作,赵老师都做到了层次分明、表述清晰。”
吴海峰说,“赵老师的语速较线下快了点,但这反而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设计既有生活趣味、传统文化,还落脚到文学本身,非常精彩。“
王慧说,“赵老师的课是从人生阅历和生活观察中来的,而这些朴实、朴素的事物却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她还结合身边人挑沙卖钱为自己挣学费的例子,提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孔唯佳说,“赵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讲课,不仅讲课有激情,内容丰富,还能结合到自身经历上。”
董玉文、苏仁聪、白琨也赞同赵老师讲课情绪饱满,董玉文说,“赵老师选取的例子贴合实际,对学生有很大启发意义。”苏仁聪说,“赵老师的课里,有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和体会的。“
吴永强说,“赵老师把生活的哲理融入课堂,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与文学的息息相关。”
孙秀芳以《套中人》《磨坊外》等文本描述,介绍起了外貌描写,在模拟互动点评学生回答时,她建议,“我们写人的外貌,一般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性格、习惯描写也往往在外貌后面。”在外貌描写演变中,她说,“中国古典外貌描写概念化、机械化,但其既有文本审美又朗朗上口,给人以想象空间,放到现在我们可以古今结合,保证审美的情况下还能进行详细地描述。”讲到动静结合的外貌时,她从《老人与海》的“喜气洋洋而不服输的眼睛”、《活着》中徐福贵的笑中来解读人物的塑造,“外貌描写是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服务的。”
宋阜森说,“孙老师案例分析准确到位,整体效果不错。从外貌描写中加入与心理、性格联系的做法非常好,为人物塑造做好了前期准备。”
“孙老师的课层次分明,举例典型,知识体系与逻辑性都非常好。”孙金荣还谈了一点体会,“外貌写实描写大概是西方共性写法,而中国古典文学更倾向于运用比喻,当然不排除有‘眼睛像海一样蓝’类似的表达,但把比喻运用恰当,是可以以形传神的。”
“孙老师的课件很用心,体量丰富,举例也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王慧说,“我也赞同不要把人物刻画地过于细致,比如文本中张飞的气势、关羽刘备的特点,从侧面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来。”
苏仁聪、孔唯佳称赞孙老师讲课富有条理,孔唯佳说,“孙老师这种理论带文本细读的方式,给出了非常全面的呈现,也更好地让大家接受。”
“孙老师发挥稳定,准备充分,举例虽然丰富,但偏多了一点,可以对一个例子稍加深入地分析,相当于一个知识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董玉文说,他还提醒网课教学的老师们注意几个事项。
吴永强说,“赵老师和孙老师的共同点是有声音的磁性,能吸引学生去学习。同时孙老师的阅读量、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老师的课文化底蕴深厚,思路清晰,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有性格、心理、习惯等方面的拓展。”白琨注意到孙秀芳课上有板书,还在会上向大家咨询了网课板书的可行做法。
吴海峰最后说,“无论是充满激情还是娓娓道来,每个老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她还建议所有《创意写作》老师的PPT页面要减少文字,呈现图文并茂,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半小时时间,教师们围绕着两个老师的公开课认真听课和议课,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断探索,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助力我院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白琨
摄影:吴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