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创意写作学院青鸟作家班在海右书院109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作品研讨会,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此次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文学交流的桥梁,促进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创作水平。
![](/__local/E/7F/7C/430025ACD293C02949C348ED44B_7EA10878_1AED5.png)
随着赵书林老师和刘冰琪老师的亲临指导,以及岳彩鑫同学的主持,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同学们手持作品,仔细阅读,积极发言,共同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和心得。
![](/__local/8/DC/89/B410A1795D6B9BFBF0E3619CE58_527D32D1_15220.jpg)
研讨会上,张昀同学的《载满爱的冬日水饺》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王佰顺同学认为作品情感真挚,但缺乏具体事例支撑;王传铭同学则指出部分表述重复,影响了阅读体验;邴涛同学建议作品应更加注重画面感的营造,使情感更加饱满;许翠同学则认为作品细节描写到位,但主题表现不够突出,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提炼。
![](/__local/7/83/E1/FF112E9E0EC00F20CFFE8CD1092_7FB6B897_13EEA.jpg)
针对同学们的反馈,刘冰琪老师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点评。她强调,散文写作需要注重形散而神不散,既要突出时代性和作者的主体性,又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她建议张昀同学在写作中加强情感与事例的结合,当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者仍是基于经验而完成的创作,而非具备写作者主体意识的创作。完成散文时,需要更进一步突出作者个性,使文章和当下所生活的代,与作者个体同频共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支撑情感抒发,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
![](/__local/7/05/13/DD4FEC7402F20961541E821D910_DF61859F_15499.jpg)
随后,邴涛同学的《父亲》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该作品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厚谊。杨雨濛同学认为作品情感真挚,但对父亲的理解部分略显突兀;岳彩鑫同学称赞作品文笔朴实、情感真切,但建议加强对人物的立体描写;王志腾同学则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语法问题;王涌琪同学则建议作者通过详写具体事件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__local/4/70/8E/BAC0E31993ABCDC64789453CCD5_A07A0D99_ACFC.jpg)
![](/__local/5/E0/A0/F7968914B4EC5F89F15B6857D59_B7DC556B_11CE7.jpg)
赵书林老师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和体会。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强调了作品需要刻画画面感、体现心理变化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在写作中不要害怕啰嗦和重复,要先增加内容再去修改,通过不断锤炼语言来提升作品质量。同时,他也提出了对同学们未来创作的期望和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不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最后,岳彩鑫同学作为主持人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研讨会是一个难得的文学交流平台,同学们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参与文学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__local/3/19/61/17E0E0874E0C1013230AEAB0400_E7C014F6_110C6.jpg)
![](/__local/6/A1/87/90DE49641214379283C1EF7BEA2_F4C01855_13B3B.jpg)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未来,创意写作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以期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作品质量,并期待见证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学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
撰稿人:王佰顺、岳彩鑫
摄影:王涌淇、岳彩鑫、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