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从种子到森林,“新教育实验”走进创意写作

时间:2025年03月12日 17:1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414

3月12日下午,创意写作学院在无用楼山海会客厅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

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是一项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自2000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样本。吴海峰以“从种子到森林的教育叙事”为主题,向老师们集中介绍了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实践路径、社会影响。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目标是重塑教育的生命属性,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吴海峰指出,“教师成长是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通过以下路径推动教师专业化: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

新教育实验通过“行动哲学”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其生命力源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与创新。朱永新教授强调:“教育应是师生共同书写生命传奇的旅程。”这一理念持续引领着中国教育从“制造”向“创造”转型。

接下来,与会教师围绕“教育如何回归生命本质”“创意写作教学如何与新教育行动融合”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创新思考。

苏仁聪率先发言,从“专业阅读”角度切入:“新教育实验提出的‘书香校园’理念与创意写作教学天然契合。我们尝试将《专业阅读书目》中的经典文本融入写作课堂,例如以《百年孤独》的魔幻叙事训练学生想象力,以鲁迅杂文的批判性思维启发创作深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王慧指出:“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晨诵、午读、暮省’模式给予我很大启发。需要不断沉淀,持之以恒,在与学生的陪伴中持续更新。”

赵书林分享了自己践行“专业写作”的感悟:“写作不仅是技巧训练,更是生命体验的沉淀。我和学生一起,共写日记,记录课堂内外的真实故事,师生一起共享写作经验。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写作是‘让教育被看见’的过程。

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将“新教育实验”与教学结合的案例。通过本次学习,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新教育实验”为破解写作教学困境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持续跟进学习。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撰稿:吴永强

摄影:施佳慧、吴海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