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异科活动 | 春日焕新计划第一期:艾香传承,锤声悠远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9:4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春三月,天地生发,万物竞荣。《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正是人体顺应自然、调养身心的最佳时机。春日焕新计划第一期便从舒畅身心开始。3月21日,汉韵重缝工坊内艾香袅袅,锤声轻扬,包鑫、王怡佳、刘冰琪三位老师携异科学生共聚一堂,在古法手作中探寻中医智慧,以指尖的温度唤醒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艾草锤,源自中医“砭术”养生法,以艾草温经散寒之效结合拍打穴位之理,自古便是民间养生良器。活动伊始,包鑫老师从艾草的文化寓意讲起:“艾草又称‘医草’,端午悬艾驱邪的习俗延续千年。今日我们以艾入锤,不仅是手作体验,更是对先人智慧的致敬。”

学生们跟随指导,从挑选艾草开始,亲手揉搓叶片,将晒干的艾草反复压实成团。“艾团要紧而不散,才能让药效随拍打缓缓释放。”王怡佳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包裹锤身时,学生们以棉线细细缠绕固定。刘冰琪老师笑言:“缠绕棉线像在给艾草锤‘把脉’,力道松了容易散,紧了又失了柔韧,分寸之间全是学问。”

包鑫老师采纳学生建议,为艾草锤系上挂绳,添了几分雅致;王怡佳老师缠绕棉线时偶遇瓶颈,在学生的协助下共同破解难题;刘冰琪老师则穿梭于各组间,现场演示“拍八虚”——轻叩肘窝、腋窝等八处穴位,讲解“春拍肝经,疏泄调达”的养生之道。

随着艾草锤陆续完工,工坊内响起此起彼伏的轻快锤声。学生们依刘冰琪老师的指导,以锤代手,循着经络拍打肩颈、腰背。现场更有人将艾草锤轻晃于鼻尖,让清香提神醒脑,称其为“可握在掌心的春天”。包鑫老师总结道:“工业化时代,手作的意义不仅在于造物,更在于让年轻人在一针一线中理解‘匠心如灸’的专注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