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期中教学检查中暴露的学生到课率、抬头率问题,创意写作学院于4月16日下午召开专题座谈会,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讨,共同探寻提升课堂吸引力的破局之道。
吴海峰首先发言:“不同班级到课率情况有所不同,采取的办法也不同。选修课我采用的办法是固定座位,以组为单位,有利于树立课堂规矩,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新的技术服务于教学。包鑫指出:“从去年开始,我使用雨课堂进行课堂管理,定期分享课堂成绩、月度考评。”王怡佳补充道:“在签到时,展示时间不宜过长。”不仅使用雨课堂,刘冰琪还用企业微信,严格筛选学生的请假情况。
“一定要控制好情绪,有时候面对完全不听课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王慧说,“有时候学生完全不配合老师的教学,也感觉很无奈,只能慢慢引导。”
白琨分享经验:“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很重要,及时了解学生困难并给予帮助,能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是不是可以在制度上进行完善,严格落实课堂考勤制度?”孔唯佳思索道,“课堂互动环节,刚开始还好,后来逐渐变差。”
针对相关疑问,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如果一个班级互动比较沉闷,第一个学生不会回答,可以让他指定另一位同学接替。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当然,硬性的规矩只是治标,关键要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有一个班,人数很多,赵书林在点名的时候有所针对,重点关注平时成绩低的学生。几次下来,一些经常旷课的学生走进了课堂,开始听课并有所收获。
最后,李孟在总结中肯定了老师们的观点,并提出具体方向:“我们要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和师生关系建设几个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更具吸引力、实用性的课堂。鼓励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刚性约束必须与柔性激励相结合,尽量激励为主、惩罚为辅,引导学生之间产生积极的课堂表现。”李孟指出,“大家提供了一些方式方法,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慢慢总结经验。”
从“严防死守”到“吸引回归”,课堂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此次座谈会为学院解决学生课堂问题理清了思路。未来,创意写作学院将落实相关措施,提升学生到课率与抬头率,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撰稿:吴永强
摄影:吴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