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日一技巧,百日学表达”,本期表达力微课堂由创意写作学院的李孟老师,分享他在教学、创作中的一点感悟与建议,供学生参考。
多年的写作教学,我发现学生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情不达心的症状,大量使用空洞的概念,背弃了“真情实感”的基本原则,如下图:
一段200字左右的课堂练笔,学生使用了十个概念:寂静、虚弱、空洞、舒服、挣扎、斗争、妥协、忍耐、舒爽、清醒。
概念达到了十分之一的比例,占据了有限的笔墨空间,也给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不过是“半夜口渴喝水”的小事,结果逻辑漏洞百出。
问题出在哪里?学生是在口语化表达,将生活中的表达方式直接挪移过来。
在日常聊天中,因为我们能够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能够借此判断出对方的心理状态,况且也不需要深究。然而,当文字落于纸上,远隔千万里的读者如何知道作者的心理状态如何?
学生惯于口语化表达,尚且认识不到这个层面,但如果你追问他:身体不舒服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学生回答不上来。因为不舒服是要分程度的,具体是哪种程度的不舒服,学生压根没想过。
如果学生的真实感受就是半夜口渴醒来身体不舒服,那么该如何调整呢?
我的答案是用细节呈现给读者看,就像是厨师端出来一道菜,食客看一眼便知道这道菜用了哪些原材料。
身体的不舒服,应该交给身体器官去表达,例如喉咙是否干燥,胳膊是否有麻的情况,双腿如何摆布的,眼睛是否干涩等等。可以用读者熟悉的生活经验来表达“不舒服”:
右手臂垫在脑袋下有些久了,像是别人家的了,大脑下达抬臂的指令,它却一点儿不听使唤,这情况令我有些许的恍惚。几秒种后,指令延迟到达,胳膊抬起了一个幅度,但很快又坠了下来,酸麻紧接着传遍整个手臂。
酸麻赶走了困意,我这才吸了口气,却觉整个喉管像一块干裂的稻田,被一根扫帚抽了一下,刺刺的,有些火辣。我知道,喉咙需要补水了。
表达是需要练习的,写作是需要思维和意识训练的,练得久了,自然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写概念,细节自然而然地便自笔下流出。
因此,对于没有多少写作基础的学生而言,表达应该首先从远离概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