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创意写作学院推出“作家思语”系列活动,作家老师每周值班,“作家一对一辅导,师生面对面答疑”。
“思”=作家思想X学生思维;“语”=沟通交流X表达力
作家简介
苏仁聪,1993年生于云南昭通,先后就读于北方民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青年诗人、作家。在《中国作家》《诗刊》《北京文学》《扬子江》《星星》《诗歌月刊》《诗收获》《江南》《飞天》《西部》《草堂》《边疆文学》《中国诗歌》《散文百家》等数十家刊物发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累计五十余万字。曾获野草文学奖、樱花诗歌奖、包商银行诗歌奖、浙江大学求是诗歌创作奖、闻捷诗歌奖等。参加《诗刊》社第38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无边》。
一天下午,在《创意写作》课堂上,一个学生举手说要朗诵一首诗。令人意外的是,他读的是我的诗《月光高速》。他的朗读很深情,读出了我写这首诗时候的忧心与迷茫,也读出了一种潜在的希望。
课下我们做了交流,了解到邢同学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平时也写了不少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散文诗》杂志上看到我这首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他很多鼓励。
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我在泰山科技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工作,更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成为他的老师。这学期课表发下来后,他很兴奋。
邢同学现在还在写诗,不过困惑积攒了不少:我们应该写什么,为谁而写,怎么写。我周五下午正好要值班,便约他来办公室聊聊。
诗歌需要叙述
邢同学依约而来,不过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形象相比,现实中他反倒拘谨了起来,感觉从一个社牛变成了社恐。
我提出疑惑,他解释说自己自认为比大部分同学懂诗歌,但在我面前,他自知对诗歌一无所知,所以不好意思开口。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其实任何人对诗歌的理解都是处于同一层次的,诗歌没有标准答案,谁都可以说出自己观点。我对诗歌的理解并不一定比你多,并不一定比你深刻。我这么说完,氛围轻松多了。
他拿出自己打印的诗歌作品,我仔细拜读了,有一定的欣喜,也看出了问题:抒情空洞、虚假。我及时给了真实的反馈,他请教如何调整、提升,我说诗歌是需要叙述的,只有通过叙述的抒情才是有效的抒情。
他一时没有明白,我便以杜甫的《石壕吏》为例,阐释诗歌的叙事和抒情。这首诗写了石壕吏半夜去抓老丁的场景,因为青壮年抓完了,就开始抓老人邀功,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杜甫反对这种现象,但没有直说,而是通过这件事表达思想。
这下他听明白自己的诗里存在的问题了:直抒胸臆表达情感。我进一步启发,说诗歌必须要通过细节的呈现,要通过叙述来打动读者。
捕捉生活中的诗意
关于诗歌写什么的问题。我让他从《桑德堡诗选》中读几首,读完后他说不大喜欢这些诗歌中充满各种没有诗意的东西。显然,他对诗歌的理解还没有跳脱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阴影。
我告诉他诗歌要写我们看到的东西,桑德堡是美国工业时代的时代诗人,用大量诗歌记录了工业时代中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存在状态,这是最有意义的诗歌。
接着我们探讨“什么组成我们今天的经验”,恰恰不是风花雪月和离愁别绪,而是高铁、飞机、短视频、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看起来毫无诗意的东西。真正的诗人必须去写这些,因为这是我们的世界。
一个诗人应该参与到他的时代中,书写他的时代,书写他时代的人们的精神困境、喜悦,书写山乡巨变,时代巨变。
这次他听明白了,坦言过去他一直在回避最日常的生活,我说,日常生活实际上才是最真实的,而真才是诗歌的最高标准。
为自己写诗,更为苍生写诗
我们又谈到了为谁写作的问题。他认为是为自己写作,写作是一种自我救赎。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我们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座座孤岛。
我赞同这一点,说除了为自己写作,还应该为普天之下的苍生写作。诗人有三分之一为自己而活,另外的三分之二必须交给天下苍生,他必须替一切需要发声者发声,必须看到人类普遍的困境。
当然,要书写我们的时代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许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什么。我给了提了两点建议:首先要大量阅读,尤其是要了解历史,知道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才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其次我们要关注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网络时代可以多渠道了解,但诗人更需要的是去经历,打开自己的五官,从具体的生活中去观察处在时代中的人。
交流的最后,我借用弗洛斯特的诗歌《雪夜林间停驻》中的一句诗“天黑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赶”勉励他:“写作是艰苦的,这条道路十分漫长,写作道路上,最大的忌讳是功利性和急于求成,我们一定要抛弃功利心,因为写作本身就是缪斯给我们的最大恩赐,这条道路很长,并且很多时候只能靠我们自己孤独前行,我们还看不到前方的光,很艰难,要做好赶路的准备。不过,我们不能老想着以写作为生,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本领,只有解决好吃饭问题,才能解决思考问题,又回到那句老话,我们必须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
他说尽管前路漫长,但他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