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银杏”共情力工坊第7期:帮着导演出主意,体会创作苦与乐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09:4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听说最近导师组的学生们都在忙着“拍电影”,通信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创意写作学院作家董玉文也来了兴致。12月15日晚,董玉文请导师组的学生们来到教工之家,跟着几位“导演”的思路,体验了一把创作的苦与乐。

  刚坐下,董玉文就请于冉介绍了一下“拍电影”的来龙去脉。

  

  于冉说这是由于大家上了通识必修课《从小说到电影》,按照老师的要求,期末要分组拍微电影。全班33人,分成了3各组,导师组的10位同学里面,有两位导演——谢贤荣和刘文壮,这让董玉文非常惊讶。

  “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两位导演的电影作品,怎么样?”董玉文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于是,大家一起欣赏了期中时谢贤荣导演的《心花路放》。虽然课堂上已经看过,但搞笑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于冉代表谢贤荣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历程,尤其是拍摄过程,大家在校园门外的大街上从晚上7点拍到11点,为了一个细节反复重拍、打磨,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

  

  刘文壮介绍了自己将要导演的影片的创意:四十岁的自己和二十岁自己的对话。四十岁的自己责备二十岁的自己不够努力,从而导致了四十岁时成为流浪汉。

  针对刘文壮的创意,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郭慧讲:“我觉得创意非常好,也非常有警示意义,唯一觉得有点儿稍微不合适的,是‘流浪汉’的身份设计,觉得缺少普遍意义,流浪汉毕竟太少了!”

  郭慧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彭永杰说:“比如,改成一个在没落的行业里一直无法脱身的人,最后被抛出正常生活轨道。”

  

  王天雨说:“然后他可能还有一位比较‘厉害’的老婆,影片开始的时候正在指责他!”

  霍震补充说:“可能他的孩子也不理解他,也去指责。”

  ……

  讨论再次激发了刘文壮的灵感:“被指责、挖苦之后,这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直到二十岁的自己来到面前,于是,两个人开始对话……”

  大家在回去的路上,还在讨论刘文壮的电影设计,深刻体验了一把创作者的苦与乐。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董玉文

  摄影:开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