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导师精品活动第30期】新荷感知力工坊——“萌”泰山飘然而至,小卡片畅想人生

时间:2022年11月06日 22:1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厚重的泰山文化,通过一张张小卡片,以萌动的卡通形象,走进泰科。

11月4日,通信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吴永强和学生们一起,通过线上,畅聊泰山文化。虽隔着屏幕,但好似相聚一堂,大家纷纷在泰山文化主题的贺卡背面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并进行解读。

虽身处泰山脚下,每天抬头西北望,就能看到泰山巍峨的身影,但对于泰山文化的内涵,大家还只是一知半解。吴永强首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泰山文化,深入中华文化的核心领域。

“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吴永强指出,“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泰山,身处的位置,和杜甫完全一样。杜甫写下《望岳》,我们每天也在望岳,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是我们的愿望,期待疫情赶紧结束,能够亲身去领略泰山之美。”

泰山文化,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山川地理。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平地拔起给人雄壮感,西临黄河,南临大汶河、淮河、泗水,这些河流都是古典文化的重要载体。泰山居于东方,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育之地,故泰山为五岳之首、五岳独尊。泰山上风景独特,“我常开一辆车,流连于泰山深处,徜徉于溪水之畔,领略自然之美。”吴永强说。

第二、封禅文化。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历代史籍的“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天下之安,犹若泰山而四维”“天下巩固,屹若泰山之四维”等等,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泰山与“国泰民安”的象征意义。

第三、名人文化。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在泰山及周边的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开创了名人登泰山之先河。之后,李白、杜甫、李隆基、乾隆、、宋濂、方孝儒、徐霞客、袁枚等等历代名人与泰山关联甚大。

第四、民间信仰。灵岩寺、神通寺,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寺庙,至今仍是文化瑰宝。山顶玉皇庙里的玉皇大帝、碧霞祠里的碧霞元君、岱庙里的东岳大帝,是泰山的象征。他们分工不同,玉皇大帝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还有送生娘娘和眼光娘娘伴随;东岳大帝主人命长短,会召人魂魄。

深入了解了泰山文化,大家有的开始计划以后的某次泰山之行,有的开始搜索关于泰山的一些记载,有的着手在卡片上寻找泰山。一张张卡片,以手绘的形式,分别展示了泰山上重要的风景,并将泰山文化浓缩在一些简单的字句里。

填写完自己的人生寄语后,同学们纷纷展示,讲述自己与这些寄语的关系。

有的以奋斗勉励自己。

郑文杰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自己,修养身心,努力进取。

魏汝钰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王相彦想起了奋斗:“这台阶有多高?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沉着地跨越,把那旧日的台阶留在身后。”有如登泰山,一步一步向前进。

赵新闻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有的希望把自己锻造成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刘瑞泽从《黄帝内经》里的句子得到启发:“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赵晟宇自我要求严禁:“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施扬说:“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虽薄纸,应有不屈之心!欲要成功,心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王奕翔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

有的着力培养自己的人生态度。

易家成写道:“山高水长,怕什么来不及,慌什么到不了。天顺其然,地顺其性,人顺其变,一切都是刚刚好。”说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生的关系。

刘晋跃说:“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顾来路。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远方。”一语道出了对未来的期许。

有的对生活抒发向往。

张增福说:“风里已经有了冬天的味道,树上早已没有鸟儿的鸣叫,秋去秋冬,万物沉寂,唯有风带着我的思念,发出最后一丝喧嚣,十里一停留,催寒唯心头。”

张明宇说:“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对日语颇有研究的刘瑞阳,用日语寄托情感:“如实描绘出所感受到的,用你选的颜色,对喜欢的事物说出喜欢,终于遇到真正的自己。”

于甫喜欢一首诗,就将其记录下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索恩洋指出:“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是永远的遗憾。”勉励自己要抓住机会。

栾孟辉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道出了一种美好的相逢画面。

岳新雅说:“你努力的样子,藏着父母晚年的幸福。世事千帆过,前方终会是温柔和月光。”

有的胸怀家国理想。

王硕指出:“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从泰山上飞跃而起的一张张卡片,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对家国的一种理想。理想终会化为现实,在人生成长的阶梯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吴永强

摄影:吴永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