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作家讲座】你仍然可以写下第一笔

时间:2023年11月01日 18:0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这一周,会是哪位作家老师来到泰科?”提出问题的同学,之前已经关注到创意写作学院本学期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为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学营养,创意写作学院邀请重庆、山西两校三区的作家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带着最新的文学观念,最大限度解构文学和思想。

谜底揭开在10月27日晚上7点,重庆移通学院作家老师王基胜走进东岳书院105,为全校100多名学生带来讲座“你仍然可以写下第一笔”。

王基胜,笔名远子,集小说家、诗人、译者于一身,在文学的多个领域建树颇多。他以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开场,讲述2010-2019年在北京的生活。这期间,他出版了《十七个远方》《夜晚属于恋人》《白日漫游》三本小说集。初到北京时,他感受到生活的诗意:“我打算下班后去看植物/毕竟没人能欺骗土地:那些卖花的女人/一定会回到花生长的地方。”10年后他以小说集《白日漫游》告别北京,这本书被誉为“一场与倒转的时间风车的决斗,一次对十年北漂生涯的告别”。

之后,他回到故乡湖北,沉潜于诗和小说,进而到了重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他的文学身份继续在空间的位移中闪现,诗集《室内流亡》,翻译作品《达摩流浪者》《思想之诗》等成为这一时期的见证。他看到一成不变的故乡:“月亮含着身子升起/我体面地呼吸/还可以去散步/从村子一直走到省道。”再次走进城市,“我望向每一间有光的房子/麻将搓洗,犹如泉水。”

《白日漫游》获评《亚洲周刊》2019年度“中文十大好书”,是对前一个时期的总结;《室内流亡》获评豆瓣2022年度诗歌图书,又是对一位文学老师的肯定。

伴随着人生轨迹的回溯,王基胜不断“遇见”写作。他对“障碍”的解读,个人写作经验与文学史经典话题融合,不断引发共鸣,同学们纷纷报之以掌声。

下笔之前,会遭遇三重障碍。王基胜说,首先是形象障碍,应该抛弃对作家的刻板印象,作家不一定就要抽烟酗酒,应该注重身体与心灵之间的联系;不必做到头悬梁锥刺股,而是要让身体和心灵同步强大。

其次是智力障碍,天才不全是横空出世,更应该看到天才背后的努力。他引用鲁迅的名言解释天才的愚拙:“聪明人是成不了事的,因为他想来想去,终于一件事也没有做成。”

再次是经验障碍,他认为经验不等于苦难,米沃什、王国维等作家并未经历多少苦难仍然写出了卓越的作品,我们应该抛弃对经历的刻板印象,不要再一味地歌颂苦难。他指出,经验分内在经验与外在经验两种,内在经验是指内心和思维的活动,外在经验则是指自己的经历,拥有任何一种都能支持我们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下笔之后,仍然是三重障碍。王基胜提出,首先是技巧障碍,要阅读更多书籍,不光要阅读经典作品,也要阅读同龄人的作品,在交替阅读之中既能够提升写作技法,也能增加写作动力。

其次是进度障碍,他列举了海明威、卡夫卡、乔伊斯等知名作家写作的艰难,告诉同学们不要停止写作,好作品是从烂作品里生长出来的,许多知名作家也曾留下过平庸的作品。

再次是经济障碍,他提出问题:“写作可以挣到钱吗?”如果只是想通过写作挣一些钱补贴生活还是可以做到的,倘若是想要通过写作发财是很困难的,毕竟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想要发财都是困难的。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娓娓道来中抵达深刻,不断有同学抛出问题,与王基胜进行交流。

如何把控作品的进度?王基胜说:“我在写作中,可能是很强势的导演,导演黑泽明为了拍一朵云,把阳台拆掉,就是这个道理。不管写到哪里,我一定会把那个人拉回来。但其实怎么写都行,昆德拉经常跑偏。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离题这一说。”

大学生如何书写同龄人的故事?他建议多读一些青少年视角的书,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内心非常丰富,有独特的风格。

年轻人写东西,语言过于直白,怎么办?”他说:“可以有一些跳跃性的表达,直白也可以是一种风格。口语诗也是直白,只是诗意的不同罢了。怎么有新意?有的作家走了歪门邪道,那就不好了。有一些打工诗人,比如许立志,深沉的直白,写的很棒。”

讲座结束,主持人吴永强回顾了作为“远子”的王基胜的文学生涯:“今天晚上,我们遇见了一位作家的生命轨迹和对文学的思考,他的作品与这个时代的关系,这些都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优秀作家将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呈现出来,是对我们最好的砥砺。”

“现在我就走在这条路上。是这一条而不是那一条。”王基胜很喜欢自己小说里的一句开头,并把它送给同学们,勉励大家,“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仍然可以写下你的故事……哪怕只是第一笔。”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撰稿:吴永强

摄影:包鑫、吴永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