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泰科青年说】激辩,开启“人性论”的新高度——“泰科青年说·第二期”活动纪实

时间:2023年12月21日 14:4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作家痴迷于人性,记者执着于逻辑;一个是文学层面,一个是逻辑层面;一个通过叙事的方式直达人性深处,一个通过剥离开生活的表象去挖掘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随着主持人创意写作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李孟的介绍,12月19日19:00,第二期“泰科青年说”在新言书院101活动室正式拉开帷幕。创意写作学院教师赵书林、董玉文,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教师翟亮亮,作家班部分成员、新闻采写研修班部分成员等共20余人参加活动。

“泰科青年说”和“青年讲坛”同为青鸟作家班的主打栏目,其中“泰科青年说”为创意写作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两院合办,每期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从作家导师的文学思维和记者导师的逻辑思维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观点接龙,众口开题

李孟介绍了活动的内容和意义,董玉文为大家播放了近期引起热议的一段视频《该女,刷新了“不要脸”的新高度》。看完视频后,李孟要求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思考,通过“观点接龙”的方式阐述各自的想法。

“我感觉这位女生可能是把别人给她的关怀当成了理所应当,变成了‘你应该给我的’。我觉得人家给你也好,不给你也罢,这都是人家想不想的事儿,和你要不要是两回事儿,你不能抢……”

“她没有认清自己。我们上大学深造,是要做什么?要活出自我。我感觉她没有活出自我,也不能说堕落吧,但是她的思想是很没有自主性的。”

“如果她真有这样的能力和野心的话,就会去行动。美貌是天赐的财富和风险,的确是这样。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方式,她没有勇气……”

“我认为确实耽误这个女生了。凭借美貌她确实能挣来这些钱,当然可能要突破法律的底线。”

“觉得女孩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还脱不下她的长衫。如果她自己去挣过钱,就不会这么说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种负面形象只是我们的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根据这个形象我写了一句话,不要把我带给你的善良当做理所当然。”

“她觉得大学生可以挣好几十万,其实大学生的工资甚至还比不上普通工人。短期工并不受待见,我暑假回家工作了一个月,还是托关系,挣了1500元,当牛做马的。毕了业,也不是说工资就很高,需要慢慢积累……”

同学们从各种角度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弱者有理否?

从第一阶段的讨论中,李孟捕捉到一个关键词“弱者有理”,于是以一个问题开启了第二阶段的讨论:“弱者是否有理?”

围绕这个问题,四个小组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3分钟之后,四块白板上已经亮明了每个小组的观点。

“弱者有理但无力,在弱肉强食的法则下,很多事情弱者无法去改变,比如暴力拆迁,尽管弱者有理,但仍然没人管你……”

“弱者有理。我们认为公司是弱者。在社会上,公司是没办法长脚跑路的。一言一行都在整个社会所有人的注视下,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弱者无理。一是能力低,二是现实原因。视频反映了这位女大学生素质比较低,我觉得这是弱者表现的一部分。”

“我们的观点是都没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有什么资格去随意改变他人的人生?不管它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意愿,事态总会发展走向到它没有办法控制的状况上。对于这位女学生来讲,她在感受到自己处于一种被动形势的时候,应不应该依靠自己的弱者身份来向外界博取同情?答案是否定的。都不占理。”

小组分享时间或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讨论一步步深入下去。

关于“行善者”的思辨

“我们一开始讨论的时候,好多同学来证明这个视频的真假。其实换个角度想,如果把那个女大学生换成子女,把公司换成父母,你觉得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情况少吗?”主持人李孟适时将话题引向更加贴近在场学生自身的生活。

看着同学们纷纷点头的模样,李孟问道:“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家公司的做法,你认为有没有什么不妥?”

“这家公司把这名学生从大山里面带出来,从信息闭塞的小山村突然带到一个繁华的城市,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她的思想来不及转变,身边的环境也好,同学的言辞也好,给她带来了很大冲击,让她误以为这些成果得来很易……”

“公司只在大山里面资助了十名学生,剩下的孩子怎么办?他们会怎么想?他们没有得到这个机会,眼睁睁看着其他孩子得到这个机会。一个人换了一个身份到另一个繁华的城市去生活,多年以后再次相见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有隔阂?他们之间还有共同语言吗?公司也许资助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视频里说了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才会去资助你。只需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这个企业是个良心企业,就已经完全足够了。无论你以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不在乎,我们也都不关心。我们只需要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可能上不了学校的学生,然后是我们把你资助出来。所以公司的做法我觉得非常妥当。”

“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有没有利益,但确实是供她上了大学。这就体现了升米恩斗米仇……”

“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他,或许这个女生在成绩方面很优秀,但是她为人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因此公司行为不妥的地方,就是不太了解这个女生。”

话题显然点燃了同学们的激情,不同的观点激烈地碰撞着,激发了更多的思考。

等同学们的“争执”告一段落,李孟采访起了到场嘉宾,请作家老师和记者老师分别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各位嘉宾觉得这位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原因是什么?”

赵书林谈到,这种心理的形成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当她接触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她认知思维的局限性,认知始终停在了一个很狭窄的层面上。

翟亮亮提到“资助模式”的问题:“如果通过某种偿还式的方式来资助的话,比如勤工助学也好,或者说签订某种协议,资助你完成某一学期的学业,你在暑假或寒假要通过打工赚钱再回馈给我。这个时候女孩可能就不会形成不劳而获的心理。”

董玉文由视频联想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由女孩联想到了拉斯科利尼科夫:“这个世界上有各种类型的人,视频有可能是摆拍的,但不能否认的是,社会上确实会有这种心态的人,而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也可能会在某种环境之下有一点儿类似的心态,只是没有那么极端而已。”

活动最后,李孟给大家分享了大学生西部支教、娱乐节目“变形记”和法学教授罗翔的一段话,引申出“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要有感性和理性,要有正向和逆向思维,才能全面客观地认知一件事情。”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

撰稿:董玉文

摄影:郑艺娆、文霏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