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逸雅堂】传承经典,笔墨生辉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21:4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唤醒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学与书法艺术的双重感知,一场名为“名篇名家探索计划,意象双生书法挑战”的文化活动于3月20日在逸雅堂工坊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临摹-寻象-再创”为核心理念,通过书法实践与经典意象的深度结合,为青年学子打造了一场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文化探索之旅。

活动通过“临摹技艺唤醒”“意象解码再创”两大环节,引导参与者从名家笔法中汲取养分,再通过意象勾连经典与现代,赋予传统文学以青春的表达。现场设置抽卡盲选、限时创作、互动展示等创新形式,既保留了书法艺术的严谨性,又融入了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互动元素。

晚上七时,活动在悠扬的音乐旋律中拉开序幕。苗裕阳同学首先通过PPT详细解读了活动流程,随后进入“抽卡盲选”环节。数十张写有《赤壁赋》《滕王阁序》《荷塘月色》等名篇题目的卡片被放入抽卡箱,参与者依次抽取并随机获得临摹任务。

根据规则,参与者需在10分钟内临摹抽中名篇的指定段落。现场瞬间安静,唯闻纸笔摩擦的沙沙声。有人凝神揣摩王羲之的遒劲笔势,有人细细描摹张爱玲的婉约风骨。十分钟后,组织者收齐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临摹范例进行展示。一幅《岳阳楼记》节选作品因“章法严谨、气韵贯通”获得青禾讲师王照友高度评价:“临摹不仅是模仿,更需与文字背后的情感同频共振。”

随后进入活动的核心环节——意象勾连创作。参与者需从展示的临摹作品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经典意象,并通过文献检索、跨文本联想等方式,寻找含相同意象的其他名篇片段进行二次临摹。

在这期间,王照友讲师为参加者示范书写时需注意的细节,他边示范边讲解,笔尖轻触纸面,“横”如尺量般平直,“竖”似悬针般挺立,转折处“顿笔如叩钟,出锋若抽丝”。

经过15分钟的限时创作,所有作品再度收齐。最终评选出3份优秀作品。获奖者获赠逸雅堂工坊自制的“书签盲盒”。“这场活动让我意识到,经典并非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可以亲手触碰、重新诠释的生命体。”一位参加者在分享环节感慨道。

这场“意象双生”的书法挑战,不仅让传统经典在青年笔下焕发新生,更以创新的形式证明:所谓“传承”不是对故纸堆的机械复刻,而是以当代人的生存经验为棱镜,折射传统的光谱。


供稿:逸雅堂工坊

采写:陈均帅、苗浴阳

摄影:陈均帅、苗浴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