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海右青年报》: 创意分享沙龙暨工坊全体成员见面会圆满举办

时间:2025年04月23日 22:5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4月18日17时,一场聚焦校园媒体发展、激发青年创造力的盛会——《海右青年报》创意分享沙龙暨工坊全体成员见面会,在海右书院110活动室盛大开启。报社指导老师赵书林、社长文霏霏携手1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创意研讨、经验分享与业务培训等多元环节,为团队建设添砖加瓦,为校园媒体发展注入崭新动能。

活动伊始,主题分享环节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思维的涟漪。赵书林老师以“灵感与行动力”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入论述。他巧妙借助“守株待兔”这一经典寓言,深刻剖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强调“有规划的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在当今快节奏且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灵感如灵光乍现的火花,而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果断有力的行动,才能让这火花真正燎原,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不仅如此,赵书林老师还创新性提出“精力管理优于单纯时间管理”的实践理念。他指出,在校园媒体工作中,时间固然宝贵,但如何高效利用精力,在关键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理念为与会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角度,让大家认识到在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中,合理分配精力、注重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主题分享结束后,自由研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与会师生围绕文艺理论建构、创作技法突破及社会观察视角等丰富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深入对话。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有的同学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校园媒体作品;有的同学则聚焦创作技法,分享自己在摄影、写作、排版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还有的同学从社会观察视角出发,思考如何通过校园媒体更好地反映社会热点、传递青年声音。现场讨论热烈非凡,不同观点相互交融,激发出更多的创意与灵感。

作为资深媒体人,赵书林老师在团队建设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勉励青年学子“以格局突破引领思维变革,以专业深耕锻造核心优势”。他强调,在校园媒体的发展道路上,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小天地,要树立远大的格局,不断拓宽思维边界,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和方法。同时,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新闻采编、摄影摄像、新媒体运营等方面下苦功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基于这样的理念,赵书林老师为报社确立了“对标校级媒体,打造优质平台”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为报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激励着每一位成员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活动尾声,社长文霏霏组织了专项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丰富且实用,通过复盘往期报纸的得失,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让成员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详细解析稿件采编流程,从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到编辑排版,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帮助成员们系统地提升专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文霏霏社长独创的“双价值分析法”审美价值与话题价值评估体系获得了成员们的高度认可。这一评估体系为新学期的选题策划提供了科学的指引,让成员们在面对众多选题时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方向,选择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话题性的优质选题,从而提升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

本次沙龙通过“思想碰撞 + 实务操练”的立体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有效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创造力,让大家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还进一步完善了报社的运营机制,为报社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会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把在活动中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投身校园媒体建设。他们将以笔为剑,以镜头为眼,传播青年声音,记录时代脉搏,为校园媒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海右青年报》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供稿:商海撷珠工坊

撰稿:张景宇、文霏霏

摄影:张景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