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青鸟作家班丨作品研讨会第15期:写作孤独,畅谈共振

时间:2025年04月23日 23:00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4月16日晚,作家班在海右110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研讨会。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包鑫坐镇现场,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十余个创作问题逐一剖解。从投稿技巧到意象哲思,从风格锤炼到修改门道,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对话。


活动伊始,学员岳彩鑫率先抛出困扰:“新手适合投哪些报刊?各种文体的推荐字数是多少?”包鑫老师将个人收集的信息册分享给大家,里面表明了全国各地尚在发行的文学刊物,并向同学们普及当下作品发表的艰辛。推荐大家关注新媒体,借助网络传播的高效便捷,进入一个充满创意与机遇的领域。

对于“写作应向外还是向内”的哲学命题,他认为文学是宽泛的、海纳百川,足够养育各种创作风格。“比如浪漫主义侧重主观情感的抒发,意识流文学意在书写内心潜意识的流动;现实主义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则强调关注现实,只是文学观念的不同而已。”包鑫老师通过分析国内外优质作品,向大家解释道。“若想实现写作突破,应从文笔的质感、结构布局、情节创造、细节铺垫,哪方面开始呢?”岳彩鑫同学再次发问。包鑫老师以人在雪地漫步的比喻作出解答,他告诉大家,在练笔阶段朝哪个方面走都会留下脚印。但从编辑的角度讲,语言是审核的首要标准,它反映着作者的文字功底与生活阅历,也决定刊物的风格及受众。

当学员提出“写作工具书的价值与意义”问题时,包鑫老师将其比喻为“汽车修理指南”巧妙解答。“你不修车,这本书自然对你毫无意义,它只对那些想要寻求技术突破的师傅受用。”鼓励大家积极练笔,于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推荐同学们阅读作家的创作随笔,从生活角度吸取文学经验,突破表达瓶颈。“自己写的文章很多人都说没问题,但自己不满意,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怎样进行自我检查。”郝恒萱同学提出疑问。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向比你水平更高的同学请教,或者让读者进行锐评。”“建议应聘报社的编辑岗位,形成更严格的审视标准。”“应多看高质量作品,拔高文学审美,锻炼写作自觉感。”包鑫老师听着同学们依据自身经历提出的建议,实感欣慰。仿佛看到当年自己,初入文学,积极进取的身影。

近两小时的研讨接近尾声。包鑫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里尔克的诗句:“挺住意味着一切。”窗外暮色渐浓,学员们追问不舍。有人翻开被批注填满的笔记本,扉页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墨迹未干的赠言:“写作是孤独者的游戏,但今夜,诸位的孤独在此共振。”这场研讨会未设茶歇,但每个人离开时,都揣着一口袋文学的火种。



撰稿:岳彩鑫

摄影:赵书林、岳彩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