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青鸟作家班第18期丨双师沙龙,趣味不凡

时间:2025年05月09日 16:0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5月7日晚,青鸟作家班成员在海右书院110活动室举办了第十八期作品研讨会。此次活动围绕岳彩鑫、郭谢腾龙同学的文学作品、郭艺峰同学的案例分析展开讨论。董玉文、赵书林两位老师参与其中,依据话题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一方以主题意义入手,分析文章的叙事脉络与待改进之处;一方从思维认知出发,转换阅读视角、传授投稿经验。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记录。相互交谈间,一场精美的双师沙龙,已跃然纸上。

文学作品讨论中,邴涛同学发现了两篇小说中心思想的共通之处——对虚无主义的触摸与消化。“你们俩写的竟有异曲同工之妙,《鞋印、血印》中男主是个对追逐闪电的偏执狂,而《雨天的邂逅》女主面对雨水引发了一系列‘无意义’的思考。其本质都是对功利主义的漠视以及对身心自由的探寻。”腾飞同学接过话题,沉思道“两者主题皆已涉及哲学层面中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个人思想的深度探寻会进入虚无主义,如若迷失其中则会滑落享乐主义的陷阱。但幸好他们都在自我反思中涅槃重生,摸索到世俗功利外的目标使命,没有使文章落入言之无物的桎梏,这是很出彩的地方。”

也有同学不理解文中的世界观,对男主“追逐闪电”的行为表示不解。“人为什么要去挑战闪电,他的动机在哪,价值是什么?还有女主为何说对雨天的喜爱仅是出于本能,我认为人的感情本身就不是理性的产物。假如这一切都是‘空’的,那我们竞争的意义何在?”对此,董老师提出个人看法。他认为人生来都会有擅长并喜爱做的事情,例如画画、写作、织毛衣或某项运动。只要找对方向,都是乐此不疲,梦想驱动着力气,而执着不已。这或许会和大众对世俗的评判标准相悖,因为这不能帮助大家找到体制内的工作,实现稳定就业。但人各有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过程总归能寻到心灵的平静与淡然,正视它的投入与收获,说不定就能预防很多负面情绪的侵扰呢。

在对郭艺峰同学的案例分析《从昆山反杀案说起》探讨中,赵老师建议大家提高对此类型文本的审阅标准。一定严谨再严谨,就像编辑阅读稿件,主编审核报纸那般一丝不苟。必须咬文嚼字,体会文中字词的特殊含义,并告知大家其中的利害关系。鼓励同学们养成编辑意识,客观评判自己的作品。这与上期教导大家养成的读者意识相联系。同学们忽得茅塞顿开,忍不住说道:“原来投稿的窍门不光只有格式,还要有上下贯通的阅读意识。让编辑满意,令读者读好,才是创作的大学问。”

近两小时的“双师沙龙”已至尾声,大家的讨论仍火热进行中。这场活动在两位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为同学们埋下了文学性思辨的种子。过程中所讨论审稿意识、读者思维终将化土壤中肥沃的养分,助力每一棵树苗茁壮成长。而楼道内回荡的欢声笑语,透过楼宇拂向夜空,终会托举着他们拨云见日,为不久的将来,送去意料外的生机与活力。


供稿:青鸟作家班

撰稿:岳彩鑫

摄影:赵书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