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平台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育人平台 >  信息正文

【表达力微课堂第11期】叙事需要叙述,更需要描述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9:4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

“一日一技巧,百日学表达”,本期表达力微课堂由创意写作学院的吴永强老师,分享他在教学、创作中的一点感悟与建议,供学生参考。


创意写作课上,我们常会谈到写作的一些基础性要求,比如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这个好理解,但一旦涉及到叙事,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产生了。

一些同学很明显将“叙述”和“描述”弄混了。乍一看,写的文章全是叙事,也充满了名次和动词,貌似很有故事性。但会有一个毛病:缺少细节,很难形成画面感。

叙述,通向一个人、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大概走向;描述,伴随着肢体、语言的进展,细微的身体变化和景物变化,用镜头式的语言呈现一件事的走向流程。当我们具体分析一些文本,往往会发现,优秀的小说、诗歌,大都是叙述和描述并行,叙述究其大略,描述对准内核,一虚一实,撑起整篇文章。

随便举一例,鲁迅的《故乡》,开头第一句:“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典型的叙述性语言,没有细节,只是呈现。接下来,“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一整段,依然是叙述。直到“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真正的描述开始了,和母亲对话,回忆少年闰土,杨二嫂出现,中年闰土……一系列细节,才是真正打开故事的钥匙。

课堂上,讲到梦对一个人想象的影响,我让学生发散思维,描述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境。课间时,一个不太好意思公开发言的同学把想法写了下来,并发给我:


在落叶缤纷的秋季,学校图书馆前面的长凳上,坐着一位好似中年人的老师。我怎么看也看不清楚他的容貌,以为是给我启发的老师,想着把我手中的油画送给他。我就快步上前去看,突然一惊,他面目狰狞,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这时,闹钟响了。


“中年人”,好吧,应该是课堂上我这个中年人产生的启发。故事很短,但也足够吸引人,有点儿诡异,让人一下子记住。也许是时间太短,故事没有展开,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展开。一百一十字,可称为典型的叙述性语言。

不好意思,我把这位同学“出卖”了。上课铃声一响,我就把这段话当众读了出来,表扬这位同学思维敏捷的同时,引导大家朝“描述”的方向慢慢思考:秋季、图书馆、长凳、老师,这个画面可以有怎样更加具体的描述?一个慢慢靠近的学生、油画、朦胧的容貌,如何继续描述这两个人的状态?最“兴奋”的时刻来了,面目狰狞的一副面孔,需要有更加细致的细节,如何添加?

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创作,将一段叙述性文字修改为叙述、描述结合的文字,最终结果如下:


秋季,树叶在风中起舞,有的在下落,有的从地上飞起。

图书馆前面,秋天最深处的长凳上,坐着一位老师。他身着深色衣服,低着头,从轮廓和背影看,应该已不再年轻。我想起张老师,是他吗?不太确定,前天我还找他,请教关于油画创作的技法问题。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创作了一幅油画,应该是目前最满意的作品。今天恰好碰到他,恰好那幅油画就在我手里,我决定,把油画送给他,再请他指点。

我快步走上前,伴随着我的步伐加快,本来低头看书的张老师缓缓抬起头来,与我的目光相对。我瞬间惊呆了。

我看到了一幅比油画还恐怖的画面,这个与张老师非常相似的人,脸上的表情慢慢开始扭曲。血盆大口,鲜血汩汩涌出,似乎要吞下整个天空;脸上肌肉收紧,皱纹一丛一丛叠在一起;尤其是眼睛,冒着通红的血丝,像一团火。

我站住脚,惊恐道:“张老师,是你吗?”

对方脸上的表情变得痛苦,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是谁。”

我试探着说:“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他摇摇头,又将头低下,身体蜷缩成一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最终消失在凳子上。

这时,闹钟响了。


我们的修改有很多指向,这里只采用我能记住且相对合理的一种可能性。字数变多了,描述性语言也有了,随着描述的增多,人物动了起来,虽然还是一个怪异的梦,但更加形象,也更能让人记住。

这是一次叙述和描述的尝试,后来在谈到诗歌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同学以为诗歌字数少,寥寥几行,很容易写下,但是往往陷入叙述性语言中去了。比如一位同学发给我的四句:“她好奇的狂奔/想要尽力挣扎/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虽有狂奔的动作,但依然没有细节,尤其是“天堂”“地狱”这样的词汇,看似有一定总结性,但太过空洞,不如不用。

叙事需要叙述,更需要描述。这样的思维贯穿于创意写作课上,讲到任意一个部分,都可以拿出来讨论。讨论是次要的,一定程度的练习,才是掌握二者区别,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的方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