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意写作学院 >  新闻速递 >  信息正文

双师联袂:以五感为笔,解锁“经验+虚构”创作魔法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9:2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10月17日,新言书院113教室内座无虚席。创意写作教师赵书林与蓬莱科幻学院教师杨平以“双师授课”模式,围绕“创意写作中经验与虚构的融合运用”展开深度教学,更以“外星节日集会”为实践命题,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活用写作技巧,为在场学生带来了一场理论深度与兼具实践趣味的创作干货分享。

课堂上,赵书林老师把“经验如何为创作筑基”,拆解出经验使用的三大核心原则:以“真实性”锚定细节可信度,用“选择性”筛选最具表现力的素材,借“转化性”让个人经历跳脱现实局限。他说,调动五感是连接经验与虚构的关键——当学生学会用文字还原 “指尖触到老木桌的纹路”,虚构的故事便有了能被感知的温度,真实感也随之落地生根。

随后,杨平老师从科幻创作实践出发,系统梳理了四大虚构技法科幻创作中的运用逻辑:虚构环境需搭建“自洽且独特”的世界框架,让读者甘愿沉浸;虚构人物要赋予其“内在行为逻辑”,避免扁平符号化;虚构情节需在冲突与铺垫中构建张力,推动故事自然生长;而虚构细节则是点睛之笔。接着,一张棋盘出现在屏幕上,杨平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张普通的象棋,如果加上科幻元素,你觉得应该如何做?瞬间,点燃整个课堂,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

两位老师还特别联动教学,一句“机器人关节转动时漏出的锈色机油味”,便能让科幻场景瞬间鲜活。“哪怕是星际漫游的科幻故事,主角握起飞船操纵杆的触感、舱内循环系统的微弱声响,本质仍是五感经验的延伸——创作从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经验与虚构的双向奔赴。”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经验与虚构的融合”,两位老师现场抛出创意命题:“试想你登陆了一颗陌生星球,恰逢当地盛大节日集会——你因何而来?这个节日是为纪念星球迁徙,还是庆祝能量丰收?集会现场有发光的悬浮摊位吗?他们吃的是会随温度变色的晶体果,还是裹着星云蜜的菌丝饼?”

这一命题瞬间点燃课堂想象。在实践创作环节,学生们纷纷动笔:有人以“追踪宇宙珍稀植物踪迹”为登陆理由,描写节日里“紫色藤蔓编织的拱门垂着发光花苞,风吹过时落下带着露水气息的花粉”;有人设定节日为“纪念星球摆脱陨石危机”,写集会摊位上“热乎的‘星核糕’咬开有熔岩般的流心,摊主的触角会随着欢歌轻轻摆动”;

更有学生将五感描写融入细节,“接过外星居民递来的饮品时,指尖触到杯壁的冰凉,入口是类似地球芒果的甜香,后调却带着星云气体的微麻”。两位老师逐一点评,强调“登陆理由要藏着人物动机,节日由来要支撑世界逻辑,而食物、场景的描写,本质是把地球五感经验转化为外星场景的‘真实锚点’”。

这场跨学科的双师授课,既以理论搭建了“从生活经验到创作”的清晰路径,又以趣味命题打开了想象闸门。不少学生课后直言:“原来写外星故事不用怕没头绪,把自己过节时的热闹记忆拆解开,把经验磨细、把虚构做实,再用虚构技法换个‘星球外壳’,就能写出既新奇又落地的场景。”

供稿:创意写作学院

采写:赵书林

摄影:李鹏、席学润、赵文硕、汪睿豪、翟亮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